박사

『可洪音義』의 음운체계 연구

이지영 2015년
' 『可洪音義』의 음운체계 연구' 의 주제별 논문영향력
논문영향력 선정 방법
논문영향력 요약
주제
  • buddhist glossaries
  • chongniu
  • fanqie
  • final
  • inital
  • kehong yinyi
  • middle chinese
  • phonological changes
  • phonology
  • tone
  • 中古音
  • 佛經音義
  • 反切
  • 可洪音義
  • 聲母
  • 聲調
  • 重紐
  • 音韻學
  • 韻母
  • 음운변화
동일주제 총논문수 논문피인용 총횟수 주제별 논문영향력의 평균
360 0

0.0%

' 『可洪音義』의 음운체계 연구' 의 참고문헌

  • 李光地([1726], 1996), 音韻闡微, 臺北: 學生書局
  • 蘭茂([1442], 1972), 韻略易通韻略匯通, 臺北: 廣文書局
  • 羅常培([1930], 2004), 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集, 北京: 商務印書館
  • 羅常培 周祖謨([1958], 2007), 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硏究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金愛英, 李在敦, 李圭甲(2001), ?高麗版 藏經音義隨函錄 硏究?, 中國語文學 論集, Vol. 18, 5-47
  • 중국어란 무엇인가([1998], 2008)
    崔玲愛 서울: 통나무 [1998]
  • 龍宇純(1970), ?廣韻重紐音値試論-兼論幽韻及喩母音値?, 崇基學報, 161-181
  • 黃仁瑄, ?宛?(2008), ?可洪音義引大藏經述?, 南陽師範學院學報, 2008年 第11期, 28-32
  • 黃仁瑄(2011), ?可洪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引許愼說文擧例?, 語言硏究, 2011年 第2期, 76-80
  • 黃仁瑄(2011), 唐五代佛典音義硏究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黃?伯([1930], 2010), 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攷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魏曉?(2013), ?可洪音義硏究現狀綜述?, 河南理工大學學報, 2013年 第1 期, 79-85
  • 高麗大藏經 지식베이스 http://kb
    sutra.re.kr/ritk/
  • 高麗大藏經
    서울: 東國大學校譯經院 [1976]
  • 高田時雄(1994), ?可洪隨函錄と行?隨函音疏?, 中國語史の資料と方法, 京都 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硏究報告, 109-156
  • 高田時雄(1988), 敦煌資料による中國語史の硏究, 東京: 創文社
  • 顔之推[李振興 외 2인 注釋], 新譯顔氏家訓
    三民書局 [2001]
  • 韻鏡校注, 2005, 臺北: 藝文印書館
  • 韻鏡의 著述年代
    韓鍾縞 中國言語硏究, 1-37 [2000]
  • 韓小荊(2009), 可洪音義硏究-以文字爲中心, 成都: 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
  • 韓小荊(2005), ?可洪音義與疑難俗字考辨?, 勵耘學刊(語言卷), 68-83
  • 韓國한자음에 나타난 重紐현상과 해석([1999], 2011)
    崔玲愛 최영애 교 수의 중국음운학논집, 서울: 學古房, 209-266 [1999]
  • 陸法言([583], 1991), 經典釋文, 山東友誼出版社
  • 陸志韋(1947), 古音說略, 臺北: 臺灣學生書局
  • 陳澧([1842], 2004), 切韻考, 廣州: 廣東高等敎育出版社
  • 金鉉哲, 金始衍([], 2006), 중국어학의 이해
    서울: 학고방 [2002]
  • 金愛英, 金鉉哲(2004), ?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 言語 硏究?, 中國語文學論 集, Vol. 27, 265-284
  • 金愛英(2000), ?篆隷萬象名義 反切上字 硏究?, 中國語文學論集, Vol. 15, 261-283
  • 鄭賢章, 穀舒(2007), ?可洪藏經音義隨函錄與漢語俗字硏究?, 湖南師範大學社 會科學學報, 2007年 第1期, 106-109
  • 鄭賢章(2006A), ?以可洪隨函錄考漢語俗字若干例?, 古漢語硏究, 2006年 第1期, 30-34
  • 鄭林嘯(2007), 篆隷萬象名義 聲系 硏究, 保定: 河北大學出版社
  • 鄭再發(1965), ?漢語音韻史的分期問題?, 中央硏究所集刊, Vol. 36, 635-648
  • 鄧福祿, 韓小荊(2007), ?試論可洪音義在字典編纂方面的價値?, 河北科技大學 學報, 2007年 第1期, 51-54
  • 邵睿(2012), ?影印宋版?砂藏隨函音義聲類硏究?, 南京師範大學 碩士學位論 文
  • 邵榮芬(2008), 切韻硏究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邵榮芬(1982), 切韻硏究, 北京: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
  • 遠藤光曉(1988), ?悉曇藏の中國語聲調?, 中國語音韻學論集, 東京: 白帝社, 2001, 162-177
  • 趙翠陽(2012), ?論尤韻與幽韻的關系及在韻圖的排列?參照慧琳一切經音義?, 浙江科技學院學報, Vol. 24, 102-104
  • 趙元任(1941), “Distinctions within Ancient Chinese”,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, Vol. 5, No. 3, 203-233
  • 譚翠(2009), ?可洪音義宋元時代流傳考?以?砂藏隨函音義爲中心?, 中國 典籍與文化, 2009年 第3期, 53-57
  • 謝?昆([1888], 1969), 小學考, 臺北: 廣文書局
  • 許端容(1989),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音系硏究, 中國文化大學 博士學位論文
  • 許佳(2013), ?可洪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引經書硏究?, 華中科技大學 碩士學位 論文
  • 袁家? 외([], 2006), 漢語方言槪要
    北京: 語文出版社 [1959]
  • 行均([997], 2006), 龍龕手鏡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藤堂明保([1957], 1980), 中國語音韻論, 東京: 光生館
  • 薛鳳生[김태경 외 譯(2004)], 쉬에 훵성의 중국어 음운학 특강
    서 울: 현학사 [1975]
  • 薛鳳生(1985), ?試論等韻學之原理與內外轉之含義?, 語言硏究, Vol. 1, 38-56
  • 董同?([1968], 2011), 漢語音韻學, 北京: 中華書局,
  • 董同?(1948), ?廣韻重紐試釋?, 歷史語言硏究所集刊, Vol. 13, 1-20
  • 萬金川(2004), ?石室心經音寫抄本-校釋初稿之一?, 佛學硏究中心學報, Vol. 9, 73-118
  • 萬獻初([2009], 2012), ?可洪音義音切的內容、性質及其作用?, 漢語音義學 論稿, 北京: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 179-199
  • 艾菲, ?慧琳 一切經音義의 음운 현상: 切韻과의 비교를 중심으로?
    高麗大學校 碩士學位論文 [2010]
  • 羅常培([1931], 2004), ?知徹澄娘音値考?, 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集, 北京: 商務 引書館, 29-69
  • 等韻五種, 2005, 臺北: 藝文印書館
  • 竺沙雅章(1978), ?契丹大藏經小考?, 內田吟風博士頌壽記念東洋史論集, 311-329
  • 空海([未詳], 1995), 篆隷萬象名義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申龍(2009), ?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聯綿詞硏究?, 湖南師範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
  • 王力([2002], 2007), 漢語音韻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王力(1985), 漢語語音史, 北京: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
  • 玄應 一切經音義의 說解 硏究: 說文 引用文을 중심으로
    明惠晶 忠南大學校 博士學位論文 [2010]
  • 潘悟雲(1983), ?中古漢語輕唇化年代考?, 溫州師院學報, 1983年 第2期, 21-26
  • 漢譯 佛典의 語音 硏究: 一切經音義를 中心으로
    金琮植 濟州大學校 碩士 學位論文
  • 洪邁(未詳), 容齋三筆, 欽定四庫全書, 北京: 四部叢刊續編本
  • 洪武正韻([1357], 1973)
    樂韶鳳 서울: 아세아문화사 [1973]
  • 楊劍橋(2005), 漢語音韻學講義, 上海: 復旦大學出版社
  • 梅祖麟([1970], 2007), ?Tones and Prosody in Middle Chinese and the Origin of the Rising Tone?, 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, 北京: 商務印書 館, 423-258
  • 林燾 외([], 2003), 語音學敎程
    北京: 北京大學出版社 [1992]
  • 李榮([1956], 1972), 切韻音系, 北京: 科學出版社
  • 李方桂([1971], 2001), 上古音硏究, 北京: 商務印書館
  • 李新魁([1983], 2004), 漢語等韻學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李思敬(1985), 音韻, 北京: 商務印書館
  • 本居宣長(1785), 漢字三音考, 京都: 錢屋利兵衛
  • 木村正辭([1888], 1909), ?齋雜攷, 東京: 光風館書店
  • 有坂秀世(1936), ?悉曇藏所傳の四聲について?, 音聲學會會報, Vol. 41, 8-10
  • 智廣(未詳), 悉曇字記, 大正新修大藏經, No. 2132, 東京: 大藏經テキスト デ?タベ?ス硏究?
  • 施向東(2013), 古音硏究存稿, 天津: 南開大學出版社
  • 施向東(1983), ?玄?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?, 語言硏究, Vol. 4, 27-48
  • 敦煌文獻總覽
    李圭甲 서울: 고려대장경연구소 출판부 [2011]
  • 敦煌寶藏
    黃永武 서울: 驪江出版社 [1986]
  • 慧苑([699], , 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
    서울: 東國大學校譯經院 [1976]
  • 慧琳音義 正梵音 연구: 聲母를 중심으로
    金永贊 中國語文論譯叢 刊, Vol. 26, 331-347 [2010]
  • 慧琳([807], , 一切經音義
    서울: 東國大學校譯經院 [1976]
  • 康熙字典([1716], 2002)
    張玉書 北京: 中華書局 [2002]
  • 平田眞一朗(2005), ?悉曇藏所傳の四家の聲調について?, 中?文??究, Vol. 31, 192-208
  • 希麟(987), 續一切經音義, 高麗大藏經版本
  • 崇文總目, 1967, 臺北 : 臺灣商務印書館
  • 宋史藝文志, 1966, 臺北 : 臺灣商務印書館
  • 大正新修大藏經, 1927, 東京: 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
  • 城田俊(1983), 中古漢語音韻論, 東京: 風間書局
  • 四聲通解
    崔世珍 서울: 규장각 [1517]
  • 唐作藩([2002], 2006), 音韻學敎程, 北京: 北京大學出版社
  • 周祖謨([1940], 1981), ?陳澧切韻考辨誤?, 問學集, 北京: 中華書局, 517-580
  • 周祖謨(2004[陳彭年(1008)]), 廣韻校本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周祖謨 編([1983], 2005), 唐五代韻書集存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周法高(1948A), ?切韻魚虞之音讀及其流變?, 歷史語言硏究所集刊, Vol. 13, 119-152
  • 周德淸([1324], 1979), 中原音韻, 臺北: 藝文印書館
  • 呂昭明(2008[徐孝(1606)]), 重訂司馬溫公等韻圖經, ?關於重訂司馬溫公等韻 圖經硏究上的一個關鍵問題?, 第二十六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硏討會 發表文
  • 呂昭明(2008), ?關於重訂司馬溫公等韻圖經硏究上的一個關鍵問題?, 第二十六 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硏討會 發表文
  • 吳碧?(2010), ?紹興重雕大藏音 字樣硏究?, 臺灣國立中央大學 碩士論文
  • 司馬光 외([1069], , 類篇, 光?丙子姚覲元重刊三韻本
    北京: 中華書局 [1984]
  • 可洪音義와 希麟音義의 注音比較硏究
    李智瑛 中國語文學論 集』, Vol. 82, 63-72 [2013]
  • 可洪音義 說解의 “經音義曰某, 應和尙曰某” 校證 擧 例
    李圭甲 金殷喜 中國言語硏究, Vol. 45, 75-102 [2013]
  • 卓鴻澤(2012), 歷史語文學論叢初編, 上海: 上海古籍出版社
  • 北京大學中文系 現代漢語敎硏室 편, 北京: 商務印書館[김애영, 김현철, 소은희, 심소희 역(2007), 現代漢語
    서울: 차이나 하우스] [1993]
  •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敎硏室編(1985), 漢語方言字彙(第二版重排本), 北京: 語文出版社
  • 兪敏(1999), ?等韻溯源?, 兪敏語言學論文集, 北京: 商務印書館, 261-279
  • 儲泰松, 楊軍(2011), ?唐代前期佛典經疏引切韻考?, 語言硏究, 2011年 第4 期, 57-64
  • 儲泰松(2004), ?可洪音義 札記?, 古漢語硏究, Vol. 63, 9-11
  • 傅定森(2004), ?“切脚、反脚” 名義?, 古漢語硏究, Vol. 62, 30-31
  • 余?永(2008[陳彭年(1008)]), 新校互註宋本廣韻定稿本, 上海: 上海人民出版 社
  • 任福祿(2001), ?舌上音“娘”母獨立時間的考察報告?, 西北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 學版), Vol. 31, No. 4, 154-159
  • 中國語音韻學
    李在敦 서울: 學古房 [2007]
  • 中國言語學史([1997]. 1999)
    金鉉哲 서울: 신아사 [1997]
  • 中古 漢語의 重紐 硏究
    沈小喜 延世大學校 碩士學位論文 [1990]
  • 丁邦新([1975], 2008), ?平仄新考?, 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, 北京: 商務印書館, 64-82
  • 丁度([1039], 2005), 宋刻集韻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一切經音義([649], 1976)
    玄應 서울: 東國大學校譯經院 [1976]
  • ────(1987), 中國語學論集, 東京: 汲古書院
  • ───E), ?‘耳’의 曾攝 讀音에 대한 小考?, 
    中國語文學誌, Vol. 49, 397-406 [2014]
  • ───D), ?可洪音義의 注音에 나타난 上聲 調値 硏究-大般涅槃經 注釋을 중심으로?, 
    中國語文學論集, Vol. 89, 57-70 [2014]
  • ───C), ?可洪音義의 止攝 蟹攝 음운체계 연구?, 
    中國言語硏究, Vol. 53, 47-67 [2014]
  • ───B), ?中古時期 ‘裸'의 俗音 硏究?, 
    中國語文學論集, Vol. 83, 41-53 [2013]
  • ───B), ?可洪音義의 引用文獻과 注音用語分析?, 
    中國語文學論集, Vol. 87, 45-62 [2014]
  • ───, ?黃胤錫의 正音觀 연구?, 
    中國語文學論集, Vol. 64, 81-109 [2010]
  • ───, ?可洪音義 說解의 “應和尙以某替之, 非也.” 考察?, 
    中國言語 硏究, Vol. 52, 311-330 [2014]
  • ───, 中國語音韻學
    서울: 통나무 [2000]
  • ───([1982], 2006), 韻鏡校證, 北京: 中華書局
  • ───([1966], 1981), ?萬象名義中之原本玉篇音系?, 問學集, 北京: 中華書 局, 270-404
  • ───([1942], 1981), ?宋代?洛語音考?, 問學集, 北京: 中華書局, 581-655
  • ───([1933], 2012), 唐五代西北方音, 北京: 商務印書館
  • ───(2014A), ?可洪音義 ‘切脚’ 硏究?, 中國語文學論集, Vol. 86, 101-114
  • ───(2013), ?可洪音義引“說文”考?, 長江學術, 2013年 第4期, 114-120
  • ───(2012), 漢語現代音韻學, 上海: 復旦大學出版社
  • ───(2011), ?唐代的方言硏究及其方言觀念?, 語言科學, 2011年 第2期, 113-123
  • ───(2008), ?中古佛典?譯中的“吳音”?, 古漢語硏究, 2008年 第2期, 2-9
  • ───(2008), ?可洪音義與龍龕手鏡硏究?, 湖北大學學報, 2008年 第5 期, 87-89
  • ───(2007D), ?可洪音義注釋失誤類析?,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, 2007年 第1期, 77-81
  • ───(2007C), ?試析可洪音義對玄應音義的匡補?, 中國典籍與文化, 2007年 第4期, 32-37
  • ───(2007B), 可洪音義與大型字典編纂?, 古漢語硏究, 2007年 第3期, 63-66
  • ───(2007A), ?據可洪音義解讀龍龕手鏡俗字釋例?, 語言科學, 2007年 第5期
  • ───(2007), ?以可洪隨函錄考漢語俗字(續)?, 古漢語硏究, 2007年 第1 期, 63-68
  • ───(2006C), ?可洪隨函錄與漢文佛經校勘?, 古籍整理硏究學刊, 2006年 第5期, 45-47
  • ───(2006B), ?可洪音義與現代大型字典俗字考?, 漢語學報, 2006年 第2 期, 86-93
  • ───(2006), ?可洪音義與佛典整理?, 長江學術, 2006年 第2期, 149-156
  • ───(2001), ?新集藏經音義隋函錄 語彙 初探?, 中國語文學誌, Vol. 10, 491-514
  • ───(1996), ?皇極經世聲音唱和圖 硏究?, 延世大學校 博士學位論文
  • ───(1991), ?可洪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敦煌寫本考?, 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硏討 會論文集, 225-265
  • ───(1989), 陸志韋近代漢語音韻論集, 北京: 商務印書館
  • ───(1949), ?等韻門法通釋?, 歷史語言硏究所集刊, Vol. 14, 257-306
  • ───(1948C), ?廣韻重紐的硏究?, 歷史語言硏究所集刊, Vol. 13, 49-117
  • ───(1948B), ?玄應反切考?, 歷史語言硏究所集刊, Vol. 20, No. 2, 359-444
  • ───(1933), ?釋內外轉?, 歷史語言硏究所集刊, Vol. 4, No. 2, 209-226
  • ──, 耿振生([2004], 2008), 音韻學槪要, 北京: 商務印書館
  • ──, 耿振生([1997], 2006), 聲韻學, 臺北: 三民書局
  • ──(2013), ?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聯綿詞同詞異形現象初探?, Vol. 8, 203-211
  • ──(1957), 漢語方言調査手冊, 北京: 科學出版社
  • Wang, W. S-Y.(1969), “Competing changes as a cause of residue”, Language, Vol. 45, 9-25
  • Soothill, William E., Hodous, Lewis([1937], 2005),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-with Sanskrit and English Equivalents and a Sanskrit-Pali Index, New Dehli: Munshiram Monoharlal Publishers
  • SAT大正新修大藏經テキストデ?タベ?ス: http://21dzk.l.u-tokyo.ac.jp/SAT/
  • Purcell E., Villegas, G., Young S.(1978), “A Before and After for Tonogenesis”, Phonetica Basel, Vol. 35, No. 5, 284-297
  • Pulleyblank, E. G.(1984), Middle Chinese: A Study in Historical Phonology, Vancouver: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
  • Ohala, J.(1973), “The physiology of tone”[L. Hyman(1973), “Consonant Types and Tones”, Southern California Occasional Papers in Linguistic, No. 1, 2-14]
  • Martin, Samuel E.(1953), The Phonemes of Ancient Chinese, Supplement to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, No. 16, Baltimore: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
  • Karlgren, Bernhard(1915)[趙元任, 羅常培, 李方桂 譯([1940], 2003)], 中 國音韻學硏究, 北京: 商務印書館
  • Jacques, Guillaume(2011), “A Panchronic Study of Aspirated Fricatives, with New Evidence from Pumi”, Lingua, Elsevier, 2011, Vol. 121, 1518-1538
  • Hashimoto, M.(1970), “Internal Evidence for Ancient Chinese Palatal Endings”, Language, Vol. 46, No. 2, 336-365
  • Edgerton, Franklin([1954], 2002),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Reader, Dehli: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
  • ?可洪([940], , 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
    서울: 東國大學校譯經院 [1976]
  • 말소리의 이해-음성학?음운론 연구의 기초를 위하여
    신지영 서울: 한국문화 [2007]